状态:未展出
《人体工程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着重从理论层面讲授人体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设计原则;掌握人体工程学设计方法、步骤,重点让学生掌握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中“人的因素”,根据人体的身体尺度、心理尺度参数,为环境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此作为“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此次课程在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根据发现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的校园缺少课外学习空间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以“非正式学习空间”为设计内容,“寻找”适合课外学习的“可再利用”室内外空间,并以5-6人小组形式展开实地调研、场地测量与分析、最后确定设计区位和主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址进行方案构思、小组讨论和两次初步方案汇报,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方案修改,最终课程考核作业以展板的形式呈现。
室内专题
01 潘校莹
室内非正式学习空间,选址于本校十五栋教学楼。在走廊的部分设置了白色舒适的卡座,方便同学片刻休息。卡座的旁边是本校名称的缩写,具有本校的风格。通过不同桌椅的区别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有单人吧台、两人休闲桌、三人几以上交流区等等。不同区域的划分有很好的私密性,运用人体测量学和人机工程学,使座椅更加科学和规范。方便同学们在此学习或讨论。设置了公共茶水间,实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推动了交流空间的互动性和多样性。

02 曾浩
此次设计的选题围绕湖北省武汉市beat365英国正版 15栋教学楼-4楼公共学习空间的改造。我们旨在将其改造成非正式学习空间,供民大学生们课前课后学习。整体的设计我们基于了多媒体影视文化,打造成影视文化交流复合式非正式学习空间。我们结合了人文,文化,影像与艺术,公共空间等多元性元素,基于此设计了多媒体交互空间,注入全新的交往模式与体验,宏观打造。

03 黄秋菊
通过校园调研分析,改造方案根据大多数人群需求进行了设计,在空间上进行三个总的布局排列,在私密性上尽可能满足多数人的要求。设计空间的色彩灵感来自于法国设计师马蒂斯的碰撞色彩搭配,希望在学习的同时带来视觉上的审美舒适。

04 赵绍彤
本设计选址在365官网15号楼四楼的部分空间,在本次设计前期我们对本校师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采用木质材料营造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05 李欣璇
该方案选用图书馆十三楼咖啡厅进行改造,在空间布局上对原本咖啡厅进行区域划分,单人位和多人位的区分更适应人们的需求,也更符合人的社交心理。色彩搭配上采用明亮的色调,白色为主,粉色的点缀使空间更活泼。咖啡厅的改造在同学们课余时间提供了一个非正式的学习空间。

06 金珂
本次设计改造的场地为新建的体育楼一层大厅,充分利用了大面积落地窗所提供的通透空间和自然采光,整体空间采用木质材料,将暖黄色和白色结合,表现形式更加简约、现代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07 杨润隆
该设计改造场地为15栋教室外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场地做了封闭式处理,保证空间的独立性和私密性。用于为学生提供日常自习的场所。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习座位,解决复习备考高峰期座位紧缺的问题。空间设置了中央空调和立式空调,提供舒适的温度,提高学习效率。

08 李程
设计改造位于十五号教学楼,是每个民大学子上课必经之路。经过前期调研为满足学生对于非正式空间的想象以及要求,增加空间利用率,用原木色进行风格统一,搭配舒适软包设计让学生更惬意生活学习,更根据不同私密性要求做出五大设施分区,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

09 刘娟
图书馆一楼大厅多用于有声学习与讨论,此设计的室内桌椅较低,适用于非正式学习氛围。靠窗侧廊道为较低的台面并放置了许多蒲团,适用于较随意的自主学习,中间廊道设闭合圆墩和桌椅,适于多人交流讨论。廊道间设有屏风,保持了一定的私密性。

10 林幸诗
本设计旨在打造一个温馨、放松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本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适用对象的身体尺度和心理尺度合理设置学习交流空间;在配色上运用了以黄色为主白色为辅的暖色调,少量红、黄、绿的运用提高整体氛围的活跃度;装设材料是以木材为主;区域划分分为单人独坐学习区和多人互动交流区,每个区域间用绿植和吊灯作为隔断,在保持一定私密性的同时又能满足全体互动的需求。

11 申瑞祥
此方案选址于大礼堂旁新建的体育馆一楼大厅,将其改造为一个非正式学习空间。整体风格给人以安静舒适的感觉。划分了主要功能区,整体做了抬升空间为主要学习区域。运用落地窗使空间开阔明亮。桌椅摆放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风格遵循心理学,使人的心理更加放松。

景观专题
12 何子怡
白玉中嵌,翡翠连荫,
硕脉贲张,通达四方。
远观礁色,近闻潺音;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遥望赏之,身临享之。

13 李守鹏
本次非正式学习空间选取了位于十五栋三楼西侧楼梯口处,在考虑了师生需求进行了功能整合、完善。并在此空间中设计了一套定制家具,家具的设计也考虑了人体比例和师生心理使其尽可能提供最佳服务。

14 胡桂欣
本次设计改造的地方是南区分馆南面的空地,将此区域一分为三,三个部分,一是可以进行讨论交流的讨论空间,二是阳光充足的自习空间,三是安静的单人学习空间,各个区域各有所职,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非正式交流空间的学习需求。

15 刘慧芳
设计改造场地为十五栋前的树林,针对树林利用率低,北区开放性学习空间少等问题,通过分区和抬高地面分为了学习区、休息区、饮品区、石桌区以及运动区。可提供就餐、社交、阅读、放松、小组讨论、身体锻炼、等多种功能。为同学们打造一个多功能等开放性学习空间。

图文 | 环境设计2001班
审核 | 熊清华
上传 | 杨佳玲
编辑 | 杨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