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必须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好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作用。12月30日下午,经济学院胡卫东老师在15号教学楼517教室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公开课。经济学院副院长马楠,经济学教研室马宏、程蹊、王谊鹃、许妮娅老师到场观摩交流。
胡卫东老师围绕《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第八章“外部性”专题进行讲解,他以趣味性的二而选一的学生投票活动引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造成市场失灵的成因及治理举措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胡卫东老师借古喻今、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既帮助学生们领悟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又帮助他们坚定敢于担当的理想信念。他强调,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应自觉地把自己的言行融入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国家的大爱之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理论学习和思政价值塑造兼具的一门课程,课程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马工程教材,胡卫东老师运用翔实生动的案例,通过条分缕析的解读,既让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得鲜活起来,又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经济学院将继续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