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今年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宪法晨读活动现场
2024年12月4日,我院党委书记邓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珍、副院长杨帆、副院长廖华、学工办副主任张利菊、团委副书记李青、2023级辅导员陶恒以及2024级全体大一同学在南湖操场国旗台下参与了宪法晨读活动。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校园,师生们手捧宪法读本,声音洪亮地诵读着宪法条文,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法律的敬畏和对法治的热爱。


随后,一首《宪法伴我们成长》响彻云霄,歌声中充满了对宪法的深情厚谊和对法治梦想的执着追求。


通过本次宪法宣誓活动,我院师生加强了对宪法的认同和了解,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同时,本次活动在学院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我院学子成为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新时代法学青年。
二、关于宪法的知识
(一)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他法律法规都必须遵循宪法的原则。
2.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基本任务等根本性问题,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基础和指导思想。
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公民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宪法的意义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国家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2.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公民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3.维护社会稳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社会秩序,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4.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关于宪法日的知识
(一)宪法日的设立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二)设立宪法日的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对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四、宪法的作用
(一)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二)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是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三)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