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法学院第十一期基层团校第三次和第四次理论课程顺利开展

法学院第十一期基层团校第三次和第四次理论课程在模拟法庭进行。

第三次理论课程由李茜老师主讲,以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为主题,结合生动的画面进行讲解。授课伊始,李茜老师以“觉醒年代”为引,铺陈出共青团诞生的宏大历史背景,借由“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利进而引发五四运动”等关键史实,生动展现青年学子于民族危亡之际的责任担当。接着深入历史长河,详述共青团创建与演进脉络。从1920 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沪萌芽,历经名称更迭、任务转换,直至成为党的坚实助手与后备军,其间重大事件逐一呈现。

新时代篇章中,着重解读党对共青团的理论指引及系列战略布局。从总书记重要讲话锚定方向,到群团工作会议指明路径,再到改革方案与青年发展规划赋能助力,充分彰显党对青年工作的高度关切与殷切期许,从而激励更多青年学子紧跟党走、投身强国伟业的壮志豪情与躬身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动能。

此次团课借丰富史料、鲜活案例与深度解读,融历史、理论与现实意义于一体,让同学们坚定信仰,强化对党的组织认同与使命意识,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堡垒。

第四次理论课程由刘新平老师主讲,此次课程紧扣风险防控主题,深入剖析风险万象。首先,刘新平老师简述风险的定义,接着从风险的特征和分类入手,强调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普遍性,促使同学们应及时关注大学风险,提前进行风险防范。

大学生活风险识别与防范板块,全方位扫描校园风险雷区。刘新平老师着重讲述人身安全风险、心理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和大学学业风险,并结合真实且深刻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同学们对大学生活中的风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一板块的学习中,刘新平老师还结合四种风险类别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她向同学们列出应对多种风险的措施,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大学生风险防范,守护美好校园生活,并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风险“防火墙”。

两次团课的结束也为法学院第十一期基层团校理论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相信通过团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法学院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