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教育学院于15-109教室举办了“四百工程”之“百篇研读”第013期分享会。
来自应用心理学的李晓华分享了书籍《少年抑郁症》。这本书以亲历者口述形式,讲述了17个家庭在孩子抑郁之后的挣扎与蜕变,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让同学们从全新的角度了解了抑郁症,并呼吁大家关注抑郁患者群体,并分享了几条关爱他人的方式建议。

(李晓华同学正在分享)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小学教育的张铮同学为大家带来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针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百条建议,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阅读此书,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思想。

(张铮同学正在分享)
“或许在别人的眼里他的一生历尽苦难,但他一定在人生中体会过不为他人所知的幸福。”教育学类的张加琴同学在介绍《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时如是说道。福贵的一生起起落落,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而他依然乐观而顽强地活在这世上。这本书阐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的人生哲理。

(张加琴同学正在分享)
本次活动系教育学院国家一流本科建设“四百工程”系列活动之一,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优秀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