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晚,教育学院在15号教学楼727教室成功举办“四百工程”系列之“百篇研读”第69期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本次活动特邀教育学院喻永庆老师担任点评嘉宾,由2024级向伟、董宁宁、黄雪梅三位同学分别进行读书分享,活动由褚辰希同学主持,2024级教育学原理专业全体研究生参与。
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大先生”
向伟同学分享了《小讲坛,大先生》一书。她从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的道德情操、求是创新的实践态度以及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四个维度阐释了“大先生”之所以为“大”的深层原因。同时,她将“大先生”精神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强调教育家的精神内涵在于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激励大家立志成为“大先生”。

(图 1 向伟《小讲坛,大先生》)
打破枷锁,发现真我
董宁宁同学介绍了现代家庭关系与心理问题题材的作品《无声告白》。通过分析书中人物与情节,她指出莉迪亚的悲剧源于父母过高期待和文化差异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在社会与家庭压力下个体的挣扎与反抗。董宁宁同学鼓励在场同学摆脱外界期待的束缚,从而寻找并成就真实的自我。

(图 2 董宁宁《无声告白》)
深思生死意义,探寻生活满足
黄雪梅同学以《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为分享书目,围绕“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三个问题展开分析。她认为,只有认真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正视死亡和检视满足感的来源,才能找到并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图 3黄雪梅《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点评环节鼓励深度思考
在点评环节,喻永庆老师对三位同学的精彩分享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在阅读教育专著及相关书籍时,同学们应尝试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眼光深度解读文本,从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教育学理论的理解。

(图 4 喻永庆老师点评)
阅读拓视野,激发学术探索
本次读书报告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同学们在多样化的作品分享中开拓了视野,加深了对教育学原理的理解,为今后学术探索及人生价值实现提供了有益启示。此次活动为研究生们建立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激励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