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巍副研究员应邀做客泽霖讲坛,在八角楼学术报告厅开展题为“古人如何走上丝绸之路”的讲座。讲座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陈祥军院长主持,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高晶晶、胡飞老师以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陈巍首先引入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古人走上丝绸之路的所需条件。陈巍指出,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古人的期望驱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对于远方的好奇和对未知的追求,驱使他们踏上了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道路。这种期望不仅推动了贸易的发展,也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动力。之后,陈巍提出丝绸之路研究可划分为“丝绸之路‘上’”“丝绸之路‘中’”“丝绸之路‘间’”三个层面,指出研究“古人如何走上丝绸之路”需要重视科技史、生命史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系统阐述古人在丝绸之路上的旅行医学。最后,陈巍启示在场同学,站在科技史的角度研究丝绸之路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也有望揭开更多丝绸之路上古代中西文明交流的秘密,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科技史讲座。
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出问题,陈巍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交流深入。陈祥军院长、胡飞老师分别对讲座作了总结与交流,指出本次讲座视角独特、内容丰富,为大家认识丝绸之路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讲座过后,同学们对科技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讲座取得圆满成功。(责编:王莹,审核:方长明,上传: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