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12月19日下午,我院邀请臧艺兵教授做客“泽霖讲坛”,在模拟法庭开展了题为《文明的力量——何以在自由与秩序中生存》的学术讲座。学院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讲座,活动由学院学工办副主任袁磊主持。

讲座伊始,臧艺兵以“人类何以在自由与秩序中生存?——惟有依赖文明的力量”为题解引出话题,指出人类是这个地球上唯一无限度追求自由的物种,并对比分析了西方文明的理性思维与东方文明中庸之道的区别与发展背景。他阐释道:“中国人所讲中庸,即不偏为之中,不易为之庸。适当就是恰当,在恰当的时间、场合做恰当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同时,他清晰界定了文明与文化的概念,将文明诠释为人类向善、向美、向爱的价值共识,将文化定义于人类为了生存而采取调适的策略,并纠正了一些常见的思维误区。此后,臧艺兵从福泽谕吉说起,详细分析了未来社会分层的原因,即困境中的世界冲突与平衡,点明中国人因生命主体意识的文化匮乏而生存迷茫的困境,从而强调生命的自由、公正与尊重的价值。

除此之外,臧艺兵教授结合自身教育经历,深刻剖析了当前中国教育困境,他特别强调:“自夸美纽斯之后的教育形式停滞,缺乏教育哲学、历史文化基础、生活文化细节的当代中国教育模式,应当深入于‘扎根理论’,为完满的生活而接受教育。”接下来,他分享了梁漱溟、孙文本两位中国学人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用知识服务社会,推进文明的进程。最后,臧艺兵教授以自己的一句话作结“我们要用理性的思维站立,而不是用情感思维,获得一时的快感,从而付出无尽的痛苦代价。”
讲座结束后,臧艺兵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民族学专业学生周心智分享此次讲座心得体会:“臧艺兵教授的分享让我深刻了解了人的生命主体性这个概念,也明确了如何逐步确立自己的个体主体意识是我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应当不断去探索的问题。”社会学专业学生许婷婷则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当把握住速度与质量,又快又准去做事,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
(责编:袁磊,审核:方长明,上传: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