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社会服务
泽霖讲坛
beat365英国正版“同心石榴籽”宣讲团:以青春之声传递民族团结情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1月13日至2月11日,beat365英国正版“同心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实践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先后前往内蒙古包头、云南普洱、辽宁沈阳、广西百色等民族地区,开展“跟着《概论》教材走中国”系列活动,用“青春青语”传递“籽籽同心”的民族团结之情,共促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盛常开。

石榴花开,寻美中华,在行走中上好“民族团结大思政课”。

宣讲团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各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故事。在瓦氏夫人主题公园、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地,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深厚情谊;在锡伯族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探寻沈阳“三交”印记,传承锡伯族爱国主义精神;在云南普洱,亲身感受民族团结誓词碑背后的伟大精神;在包头“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资源。

宣讲团一行走进广西百色瓦氏夫人文化公园

宣讲团成员巩宇佳在参观完“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后谈道:“‘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历史佳话深深触动了我,尤其在知道三千孤儿在包头的一部分人长大后成为了包钢的一员,“原来我们一直在一起”这两段历史佳话的跨时代交汇,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宣讲团一行参观包钢集团“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

石榴结籽,研美中华,在交流中感悟“多元一体中华文化”。

在彩云之南的普洱秘境,宣讲团叩开了民族团结盟誓后代方财兵的家门。“父亲临终前攥着我的手说,56个民族就像石榴籽,抱得紧才能甜到心。”方财兵轻抚着祖辈留下的佤族银饰,讲述着71年前各族头人剽牛盟誓的传奇。当《碑魂》作者鲁国华将厚重的史料专辑交到学子手中时,阳光正透过窗棂照亮扉页上的烫金文字:“愿此碑走出横断山脉,化作滋润中华儿女的精神甘泉。”

宣讲团成员在民族团结誓碑前与鲁国华老师交流

北国钢城沈阳的研讨会上,青春智慧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宣讲团成员与部分沈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围绕理论内容的深化与创新、受众群体的特点与需求、宣讲多样性与实效性、校地合作等方面开展交流座谈。

宣讲团成员与部分沈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开展交流会

包头的实践课堂更是别开生面。在包钢高炉映红的天空下,全国劳模宁志敏摘下手套,露出结满老茧的手掌:"当年蒙古族师傅手把手教我炼钢,现在我和彝族徒弟攻关新技术,这双手就是民族团结的见证。

“这次研学就像打开了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摆思蕊的研学笔记已写满大半,“我们要把这些冒着热气的故事编成宣讲剧本,让民族团结的薪火传遍校园。”

榴果飘香,道美中华,在宣讲中汲取“青年学子奋进力量”。

宣讲团还积极开展宣讲活动,用“理论主料”“故事辅料”“互动佐料”烹制“营养大餐”,围绕瓦市夫人抗倭、锡伯族万里戍边、齐心协力建包钢、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等故事的历史担当、beat365英国正版“铸牢”育人的典型事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年使命开展理论宣讲,用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教育身边的人,让民族地区居民们“大饱口福”,直呼“干货满满”。福陵社区书记王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期待宣讲团再次到来。宣讲团成员徐特立强调,要用小故事抒发大情怀,实现宣讲入脑入心的效果。

宣讲团在包头市昆都仑区市府东路街道阿尔丁1号社区开展宣讲

从茶马古道到草原钢城,从盟誓碑文到时代新篇,beat365英国正版青年用脚步绘制着新时代的“民族团结万里行”图卷。正如他们在实践日志扉页写下的誓言:让青春成为跳动的火种,点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光芒!

据悉,2024年,宣讲团曾先后赴甘肃武威、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北宜昌兴山县等地开展“跟着《概论》教材走中国”社会实践活动,讲好“凉州会盟”“昭君出塞”等民族团结故事。未来,宣讲团将继续前往新疆等民族地区,探寻“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等民族团结故事,坚持宣讲与调研相结合,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在传承与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挺膺担当。(责编:袁磊,审核:王璐璐,上传: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