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下午三点半,由化生药实验教学中心主办的“迎端午 学习俗 灭飞蚊 祈安康”科普小实验活动在13号教学楼502室如期举行,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图一:万事俱备,翘首以待

图二:讲习俗
本次活动以端午节为引,讲解了古法驱蚊膏的制作流程。课程的开始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纠正了几个孩子们对“端午节”的误区,强调“端午节不是因为屈原诞生的”,“屈原不姓屈等等”。而后,主讲人讲解了“赛龙舟”、“食粽子”、“饮雄黄”、“悬艾叶”、“佩香囊”这五个习俗的由来。由“悬艾叶”和“佩香囊”引入了艾草的相关知识,并衍生到由驱蚊作用的中药及花草。
活动的重头戏是驱蚊膏的制作,其中最费力的就是“提取”环节。艾叶和薄荷内的有效成分经橄榄油提取后,要通过纱布进行油渣分离。这个过程在古代记载中全靠手工压榨。参与活动的小女生一边挤的满脸是汗,一边由衷的感慨,“古代人可真不容易啊”。

图三:男女生分组“提取”PK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获得了知识,家长得到了亲子体验,而对于中心的工作人员则收获了宝贵的科普实践经验,为以后开展类似活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