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母校,共忆青春 ——beat365英国正版1984级物理系校友入校40周年聚会
作者:曾德胜、梁美娴 发布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

11 月 16 日,beat365英国正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1984 级物理系校友。他们怀揣着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对往昔岁月无尽的怀念,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返校聚会。

16日上午,校友交流座谈会在16栋924会议室拉开帷幕。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到会致辞。院长杨春勇介绍学院发展情况及学院校友会工作。领导王东苗、朱翠涛、侯金以及陈首部老师等参加会议,蔡成明、孙奉娄、龚道本、陈高恩、李显久、王庚、喻汉平、曾俊等原物理系教师参加座谈,361984级物理系校友及家属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魏大江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致辞。他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将时光拉回到 1951 年,那时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刚刚建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南民族学院,宛如一颗在民族教育领域萌芽的种子。在岁月的长河中,这颗种子历经风雨,经历了多次变迁。每一次的变革都是学校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无论是机构的调整、学科的拓展还是校园规模的扩大,都凝聚着无数民大人的心血。2002 年,学校正式更名为beat365英国正版,开启了民族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宋发军强调,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最初的几个基础学科,逐步发展到涵盖多个领域、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科体系。各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生态。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馆藏资源日益丰富,成为了知识的海洋。实验室也进行了全面升级,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最后,他希望各位校友在返回母校的这段时间能够心情愉悦,尽情享受这难忘的时光。

校友代表马新武发言,他回忆,四十年前的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学校。古朴文科楼是求知殿堂,物理楼是探索乐园,他们在实验室钻研物理现象。图书馆是知识宝库,他们穿梭其中汲取营养。民族博物馆让他们领略多元文化魅力,理解民族融合意义。恩师们如明灯,无私奉献、学识渊博,教会他们思考与探索,让他们学会以科学严谨态度面对挑战。如今四十年过去,他们都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科研领域,有人投身前沿研究,攻克难题,发表有影响力成果;教育战线,有人默默耕耘,培养优秀人才;商业领域,有人凭智慧和勇气闯出天地,为经济发展做贡献。重返母校,熟悉场景令他们感慨,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承载着青春记忆。

电信学院院长杨春勇介绍电信学院发展情况和学院分校友会工作他从学院办学现状概览、学院办学历史回顾、学院学科建设进展和学院学科建设总体态势四个方面展开,全面而深入地向各位校友展现了电信学院的发展历史和独特风采,对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学生规模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展示了学院在学科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老一辈物理系教师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依然坚守教育初心,为培养学生付出的辛勤努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学院不断改革创新,从物理系发展到如今的电信学院,这一历程见证了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他指出,虽然目前学院的专业建设已经在国家队的行列,但仍需要持续加强,朝着国际认证的目标迈进。这需要广大校友、师生携手努力,抓住机遇,共同推动学科建设快速发展。他呼吁校友们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为学院的未来添砖加瓦。

在互赠礼物环节,宋发军庄重地为校友佩戴校徽,这一枚枚校徽,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校友们重新找回那份属于beat365英国正版学子的骄傲。学院在档案馆找到了物理系1984级同学们的录取档案和成绩单,这些成绩单承载着他们青春岁月里的努力与奋斗,是一份极具纪念意义的礼物。原学院蔡成明书记带着满满的温情为同学们点名发放成绩单。当校友们再次经历被老师点名发成绩单的过程,那种感觉既亲切又温馨。往昔的校园时光如电影般在眼前放映,教室里老师点名的场景历历在目,每一个名字都唤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感动的泪花。

座谈交流环节,校友们纷纷踊跃发言。校友雷云讲述了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工作经历,当过公司的总经理做过设计院的院长也做过资产评估事务所的所长……他还提及,大学的学习对于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每一句感言都饱含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校友李勇东激动地站起来,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首小诗:“多年不见,甚是想念。今日相聚,感慨万千。印象母校,蒸蒸日上。光阴荏苒,难忘师恩。时光流逝,同学情深。人至花甲,事已定局。唯有保重,健康是福。古稀之年,我们再聚。”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闪烁着泪花。这首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大家记忆的闸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在那段纯真而又热血的大学时光。随后,校友谭文胜也随兴题诗:“秋风微信初冬阳,量子纠缠情勿忘。四十年前南湖缘,力电光热犹眼前。笃信好学守初心,自然宽和一家亲。五湖四海展宏愿,老骥伏枥谱新篇。”他的诗将科学知识与同窗情谊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大家感受到了知识与情感在岁月中的交织。在这个交流的时刻,校友们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没有了世俗的隔阂,只有那份最纯粹的同学情。

接近会议尾声,校友们共同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他们齐声祝愿母校繁荣昌盛、再创辉煌,希望老师们身体健康,也期待同学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他们深知,母校是他们人生的起点,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老师们的教诲如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同窗们的陪伴则是他们青春岁月中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期待着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用自己的行动为母校增光添彩。此次聚会彰显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和同窗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种情感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午,校友们开启了一场怀旧之旅。他们首先来到了宿舍楼,那是他们曾经生活过的青春港湾。宿舍楼的外观或许因为岁月的洗礼有了些许变化,但当他们靠近宿舍楼时,那种熟悉的感觉如同潮水般扑面而来。每一块砖石、每一扇窗户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室友们一起欢笑、一起奋斗的画面。他们分享着那些只有舍友才知道的趣事,那些曾经的玩笑、打闹、深夜的卧谈,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笑声在楼栋间回荡,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离开宿舍楼后,校友们前往民族学博物馆参观。一进入博物馆,他们就被那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民族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校友们认真地观看每一件展品,有的驻足凝视,有的轻声交流。他们从这些展品中领略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再次深刻体会到了母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和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蕴。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丰富多彩,也为母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做的工作感到骄傲。他们在博物馆前合影留念,希望将这难忘的一刻永远定格,让这份记忆在岁月中永不褪色。

参观结束后,校友们来到了中心食堂。刚走进食堂,那熟悉的美食香气就扑面而来,勾起了他们对大学食堂味道的回忆。食堂的布局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那种热闹的氛围依然如故。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就像当年在食堂聚餐一样。此时,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只有同窗之间真挚的情谊。他们互相交流着这些年来的经历,有的校友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讲述了那些为了一个实验数据而日夜奋战的日子。有的校友则讲述了在教育工作中的感人故事,那些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点滴。还有的校友讲述了在商业领域的拼搏历程,从创业初期的艰难到取得成功的辉煌。尽管他们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在这一刻,他们都因母校的纽带而紧紧相连,共同回味着青春的味道。

这次1984 级物理系校友的返校聚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同学相聚,更是一次对母校恩情的深情回馈和对青春岁月的崇高致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母校在他们心中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就像一座永恒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而同窗情谊也如同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醇,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珍贵。相信这次聚会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又一个难忘的回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心中。同时,这次聚会也将激励着更多的beat365英国正版校友珍惜母校情、同学情,传承和弘扬母校的文化和精神,为母校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刘毅    审核:朱晶晶    上传:张贝莎



Copyright©  2012-2014  beat365英国正版校友会
技术支持:创明工作室    邮箱:techsupport@mind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