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积极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深入学习中国科学院八条诚信提醒

作者:刘瑾

12月12日下午,为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我院在13-261报告厅积极开展了科研诚信教育活动。学院副院长徐志高教授代领全院教师重点学习了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公开发布的《关于在科研活动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的诚信提醒》。中国科学院官方称,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变革与创新,同时也对支撑科研诚信的现有实践提出了严峻挑战。譬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伪造数据,形成欺骗性研究论文,极易引发新形式的论文代写,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极大程度损害了科学研究的可信度。提醒内容涵盖了科研活动的多个关键环节,旨在引导科研人员诚实守信,规范使用AI技术,避免误用、滥用引发的科研诚信风险。

副院长徐志高教授开展科研诚信教育 王泽尤摄

针对在科研活动中使用AI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可采用的应对措施有:1.通过教育引导,加强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使其深刻理解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并明确学术不端的严重后果;2.强调独立思考和原创性在学术研究中的核心地位,鼓励学生和研究者发挥主动能动性,避免过度依赖AI工具;3.完善论文的审查制度,建立和完善论文审查制度,加强对论文原创性和真实性的审核力度;4.利用查重工具,深度学习模型等技术手段,对论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论文的原创性;5.对于发现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应严肃处理,公开通报,以儆效尤;6.合理利用AI工具,鼓励研究人员和学生将AI工具视为辅工具而非替代工具。在使用AI工具时,应明确标注其利用范围和方法,保持对论文内容的独立思考和创作。加强对AI工具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教育,使研究人员和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来提高写作效率和论文品质。

通过学习,科研人员们深刻认识到科研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规范使用AI技术对于维护科研诚信的必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诚信提醒的要求,在科研活动中谨慎使用AI技术,确保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科研诚信的底线。

本次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学院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也促进了学院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不断完善科研诚信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诚信指导和支持。



编辑:徐志高   审核:刘子元、蓝永丽   上传:刘瑾   发布时间: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