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在北书院召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论证会,推进交叉学科试点申报工作。学校研究生院院长覃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喜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陈祥军、教育学院院长万力勇、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光辉、药学院院长付海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会议由覃俊主持。

论证会现场。 龚乔摄
会上,覃俊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事关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事关学校学科提质增效。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李从浩汇报了学院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论证的前期准备、当前情况及未来规划,提出了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和难点。参会的5位院长分别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提出了交叉融合的建议,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不同学科的思路。此次论证会重点明晰了学科定位、理论框架、研究方向等核心问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据悉,2025年寒假期间,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组织骨干教师团队编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概论》教材,同时,不断完善12门新研发课程讲义,目前已形成200余万字的阶段性成果。